寒尽冰消,候鸟春归。拂绿常州金坛的春风一露面,就和轰鸣的产线、火热的工地、繁忙的港口撞了个满怀。这个春天,金坛电力、脚力、运力率先“报春”,送来了经济回暖向上的讯息。
电力“涨起来”
今年2月,金坛全社会用电量6.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0%;1至2月,金坛全社会用电量12.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用电量9.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增速居全市第一……电力数据最能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水平,涨势明显的电力之窗,透出金坛工业制造业的盎然“春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走进科威尔焊接(江苏)有限公司智能车间,机器人挥舞着“手臂”灵巧地上下货,搬运设备自动进行物料运输,生产系统全自动操作,环环相扣的智能化系统让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科威尔焊接(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锁付告诉记者,公司从最初的2条生产线扩至现在的10条线,不锈钢产品产能已占据国内市场的15%。
科威尔焊接(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各类不锈钢、镍基合金、高强钢及硬面堆药(金属)芯焊丝生产的企业。今年初,企业投入8千万元进行扩产和智能化改造,计划今年完成销售2亿元。
金坛工业及制造业用电增速动能强劲
从用电量分析,金坛工业及制造业用电增速动能强劲,新能源动力电池板块继续领跑。在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打包出货,磷酸铁锂材料将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客户手中。常州锂源是一家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2022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实现LFP产能12万吨。
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修明表示,受益于政府的支持,公司这两年的基础打得非常不错。今年,公司依然按照满产满销的目标进行规划,朝着产量、销量、产值在2022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努力。
2021年,常州锂源在国内磷酸铁锂企业产量、国内磷酸铁锂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三,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是金坛极具潜力的上市后备企业。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金坛各类型企业用电量的快速攀升,凸显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向好、水平不断提升。
脚力“跑起来”
好项目是跑出来的!从招商脚力中,也可一窥城市的创新活力。
1月底,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率金坛区招商经贸团赴欧招商
1月28日凌晨,区委副书记、区长胥亚伟率金坛区招商经贸团赴欧洲,开展投资贸易洽谈和商务拜访活动。十天行程,招商经贸团马不停蹄拜访了15家企业及机构。2月7日,今年金坛首场赴欧“海外招商”圆满收官。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办公室主任朱粉扣表示,此次深入拜访成果丰硕,重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达成了一批意向项目;二是推进了一批在谈项目;三是邀请了上半年要落实项目的高层领导来坛访问。
金坛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头外出;今年1至6月,金坛每个月都将派出小分队前往欧洲拜访,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擂响了新一年项目招引的“战鼓”。
1月31日,金坛华罗庚高新区与意大利菲奥伦蒂尼集团签订合作协议,意大利燃气调压计量智能装备项目正式落户金坛,进一步助力金坛制造业做大做强。
2月15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首个奥地利项目阿斯托特克汽车技术(常州)有限公司项目奠基
2月15日,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首个奥地利项目阿斯托特克汽车技术(常州)有限公司项目奠基,阿斯托特克公司是全球汽车工业及其它工业部门创新性烟火解决方案的领军型研发和生产商,此次落子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的项目,计划2024年投产,预计年产1539万件相关汽车零配件。
阿斯托特克汽车技术(常州)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安朗·普兰斯说:“经过多次考察后,我们决定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落成。这是我们在中国的第一家公司,我们对今后在金坛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3月7日,直溪镇举行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科隆威光伏设备项目、中信博光伏跟踪系统平行驱动器及研发实验室项目、健尔康医用辅料项目、康浩高性能医用材料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协议投资额14.8亿元。
3月10日,极马自动化(常州)有限公司项目奠基
3月10日,极马自动化(常州)有限公司项目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奠基,该项目于2021年“云签约”落户金坛,主要为机器人抓手相关夹持搬运技术、缓冲技术、机床工具技术等产品,广泛运用于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与金坛“五新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预计明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3月13日,在经过不到1年时间建设后,巍捷尔机床(中国)有限公司举办开业典礼,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投产。意大利巍捷尔公司主要加工生产变速箱、曲轴等各类汽车核心零部件,在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投资的新项目是其在中国的第一个工厂,也是中国唯一的总部基地。
今年1至2月,金坛签约引进工业项目19个,协议投资总额超59亿元。同项目招引一起跑起来的,还有金坛项目建设的速度。今年,7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创历史新高。17个在库市重大项目开复工13个。
运力“转起来”
在金坛港,满载光伏组件的班轮正出发驶往上海洋山港,这些产品将搭乘国际班轮出口海外。亿晶光电自去年以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产品销售扩展至近5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同比增长3倍左右。
金坛港“河海直达”效应扩大企业在家门口“登轮出海”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物流中心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来说,“河海直达”对企业成本降幅可达20%左右。这种物流模式用箱更灵活,加快了库存的周转量和周转速度。
据了解,此前由于航区不同,内河船舶无法直接航行至洋山港,必须在太仓港或者上海外高桥港中转,拉长了运输时效,物流成本也高,如今使用“河海直达”班轮则避免了这些问题,为区域内外向型企业提供了充足运力支持。
繁忙的港口,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企业。
今年以来,金坛立足搭建高效稳定的“河海直达”服务体系,降低实体经济物流成本,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策划开通金坛港至上海洋山港集装箱航线,实现了内河港与深水海港联通。班轮整船舱位为120标箱,较普通内河驳船舱位翻番,比整列海铁班列也要多出10个大柜舱位。较公路运输,企业每个大柜的运输成本可节省约600元。
今年1至2月,金坛完成进出口总额56.5亿元,同比增长1.2%。金坛港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今年1月,金坛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900标箱,同比增长21.74%。随着港口吞吐量增大、集装箱规模化效应集聚,加之隔日班的驳船运力提升,新的物流模式优势正逐渐凸显。目前,金坛中信博、正信光电、东方日升、健尔康等外贸企业已纷纷启用金坛港水路转运便捷“出海”。
开年以来,金坛以“五大行动”吹响了全力抢发展、拼经济的号角。1至2月,金坛累计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继续位列全市前列,696家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幅同比增长超10%……数据背后,活力正在升腾,一如眼下的春光。
奋斗者说
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潘鼎立
园区将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当前正与德国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进行合作,合作方向主要是储能和氢能,与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的方向高度吻合。我们还将基于德国手工业行会奥登堡在园区设立的职教场所,打造“三元”职业教育模式,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本土企业走进德国、走向欧洲。
极马中国总经理蔡林洁
公司重点关注新能源行业,主要开发的业务包括电池生产、电机生产,公司将积极融入常州“532”发展战略、“两湖”创新区建设和金坛“五大行动”,为建设对德创新合作新高地、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作出新贡献。
巍捷尔中国运营经理徐珂
金坛项目主要生产多主轴加工设备,针对的客户领域和市场群体是汽车零部件,特别是新能源领域。按照规划,5年内将达到年产50台设备的生产能力。
金坛区金城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陆琪
正式开通上海洋山港“河海直达”航线,每周2班,畅通金坛出海大通道;深化与上港集团合作,力争上港内陆集装箱枢纽金坛项目投入运营,前置港口服务,集装箱进入金坛港作业区视同进入上海港,为金坛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提供服务。
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金坛融媒
记者:王冰莹
图片来源:金坛区融媒体中心图库、中德(常州)创新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