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调查研究要“三勤”|实时

发表时间:2023-03-27 13:56:1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资料图片)

调查研究是摸清问题、找准方向、开展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练就调查研究真功夫,多跑、多问、多总结,才能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金点子”。

调查研究需要“脚勤”,多跑才能看到真问题。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策制定得好不好,执行起来有没有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党员干部走出“办公室”,和群众“坐一条板凳”,才能看得到真实情况。党员干部在出台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的时候,要常念“窗外风雨”,走出办公室的小方寸,迈进基层的大天地,切实了解和掌握真实情况,用脚踏实地的“烟火气”代替纸上谈兵的“书生气”。

调查研究需要“嘴勤”,多问才能问出巧办法。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基层一线看到的都是办法。如何做好春耕备耕?提高农作物产量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问题光靠干部“挤”在房间里苦思冥想是想不出好办法的,到田间地头、村宅院落找农户、村民聊一聊、问一问,听听他们的想法,请教他们的建议,思路或许就会豁然开朗。“高手在民间”,人民群众在丰富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形成了大量先进做法,所以说“最强大脑”往往来自群众,这些宝贵的经验做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锦囊妙计,需要党员干部常怀“空杯”心态,请教治村之计。

调查研究需要“脑勤”,多想才能提出好政策。跑出真问题、问出巧办法,都是为了制定好政策、服务好老百姓。如何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务实管用的好政策?不同群体提出的差异化诉求出现冲突怎样妥善处理?政策如何才能最广泛惠及人民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在“跑”和“问”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方法和现实条件,多思考、善总结,将土办法转化提升为可操作的制度、法规或政策文件,直指问题痛点难点,并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盼的”和“党和政府干的”实现同频共振。

(作者:孙丹青 单位: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委组织部)

最近更新